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积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券发放工作

近日,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老年人及时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将11月份居家养老服务券在第一时间发放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手中。老人可凭券享受由居家养老定点服务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

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积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券发放工作

近日,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老年人及时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将11月份居家养老服务券在第一时间发放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手中。老人可凭券享受由居家养老定点服务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

莲湖区北梢门东社区养老服务站变招待所

在“北梢门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看到,这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楼顶有2块醒目的招牌,一块为北关工商所,一块为北关招待所,大楼的正门口挂有“北梢门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牌子,而在楼外面灯箱广告上写着“北关招待所”的字样。

社区是养老服务一线

国家近日下发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是对敬老、爱老、养老事业的又一重大举措。不仅让困难、失能老人进一步感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和体贴,也让所有的人们,特别是我们老年朋友感到了浓浓的暖意。怎样把这项好制度落到实处,做好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呢?我认为关键在社区,社区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一线”。

武汉市:关于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服

为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更好地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作用,现就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功能设施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武汉市:关于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服

为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更好地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作用,现就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功能设施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天津推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将规划建设10处老年宜居社区

日前,在全国首创全龄化社区、全模式养老、全程持续照护“三全”养老模式的天津康宁津园老年宜居社区对外开放,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预订,其中超六成是年龄在60岁左右的市民,他们大多预订两三套养老房,与父母一起居住养老,方便照顾,家族式养老成为一种新趋势。

肥东县镇南社区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服务

镇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孤寡、空巢老人量身打造,以满足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目的,通过整合社会及社区的服务资源,24小时全天候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养老服务。

肥东县镇南社区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服务

镇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孤寡、空巢老人量身打造,以满足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目的,通过整合社会及社区的服务资源,24小时全天候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养老服务。

社区共治协商畅谈 盐田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在政府的推动下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为推动盐田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10月30日晚,盐田区政协在海景社区中心广场召开了以“居家养老大家谈”为主题的第三次社区共治协商会。区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到现场,与居民代表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现场答疑解惑。

社区共治协商畅谈 盐田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在政府的推动下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为推动盐田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10月30日晚,盐田区政协在海景社区中心广场召开了以“居家养老大家谈”为主题的第三次社区共治协商会。区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到现场,与居民代表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现场答疑解惑。

海口社区建养老服务站 870名老人获无偿上门服务

“怎么也没想到政府会赐我这么一个贴心的女儿。”居住在海口美兰区龙舌坡的85岁孤寡老人韩菊梅,十分感激自2009年以来就悉心照顾她的光明助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林秋丽。日前,记者从海口市社区居家养老总结暨“十佳助老员”表彰大会上获悉,从2009年至今的5年来,海口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已为870多名困难老人提供政府资助的无偿上门服务175821小时。

渝中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去年,渝中区政府投入600万元在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兴建养老服务中心,最近正式投用。服务中心面积近600平方米,设有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学习室、健身康复室和老人饭堂,为辖区老人提供文化娱乐、健身康复、餐饮、日间照料等服务。

美国养老院挨着大学 大学基地养老社区悄然兴起

与其他欧美国家一样,美国的老人大多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但很多老人因生活单调而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身体健康。最近,美国悄然兴起一种新型的养老院—靠近大学的“大学基地养老社区”。

济南三级养老服务:区里兜底街道贴心社区一对一

“嘉兴悲剧”发生后,10月28日,记者对省城济南的居家养老工作进行了探访。目前,省城居家养老工作正在从人员、资金、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多方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这些富有人性化、信息化的做法,既可以让担心家中老人的子女和亲友稍稍宽心,更可以给更多人提供借鉴,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