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江西就已迈入了老龄社会,如何满足数百万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成了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在12月6日举行的江西首届医养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江西将推行“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也就是将医疗设施与养老服务平台相结合,解决“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养不了老”的矛盾。
12月6日,江西首届国际医养服务行业大会暨产业发展论坛在南昌成功举办,会议包括江西首届国际医养服务行业大会和江西首届医养服务产业发展论坛。国内外从事医养服务的团体、企业和精英,汇聚一堂,发表真知灼见、对接发展资源、共创行业新局,拉开了医养发展新序幕。
近年来,垟青社区的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龄化很严重,平均每年增加100个。上半年人口统计时,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1100多人,80岁以上老人161个,90岁以上也有23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社区帮助的空巢、孤寡老人。
近日,高区国安医院建立的国安医疗养老院正式通过设立许可,成为全市第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这也意味着,“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开始在威海市试行,可以在养老机构里享受到专业医疗,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能养老能治病、医疗费还绝大部分能报销,当山东青岛众多家庭进入独生子女模式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就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必需。青岛市目前已经有37家养老机构获得“老护”资格,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住在这样的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费由护理保险基金报销96%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机融合,入住的老人不仅能享受到优质的护理、养老服务,还能够就地看病、康复治疗——昨日,这种理想的医养融合新模式,在我市成为了现实——淮阴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中心在淮阴区渔沟镇卫生院内正式揭牌,成为我市首家公办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中心。
新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模式,他们将眼光放在了以医疗、养老结合的模式之上,入住养老机构、享受“医院式”服务,不仅用药“零差价”,还有固定医生上门巡诊、配药,建立健康档案……这是江苏省正在探索的“跨部门、越体制、复合式”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近日,记者探访南京第一批医养融合试点养老院,发现这一养老方式很受老年人欢迎。
纵观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最难解决的问题不外乎两种,一个是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而出现的住房问题,一个便是因为养老产业面临的资金问题。
对于养老产业本身来说,我们需要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养老服务,简单的照顾护理需求,而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医疗需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医疗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这也导致养老产业难以实现“医养结合”。
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探索构建“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动医疗和养老资源融合。
太和养老网讯:医养结合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医药文化及服务将延伸到养老院里成为养老产业探索的新成果,我们不禁要问,医养结合真的可行么?
“居家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有基本的诊疗和护理。”16日,扬州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护理员和社会义工、志愿者来到三里桥社区,走进失能老人家中,为老人开展曜阳保姆服务,这标志着“曜阳养老”医养结合入户服务在扬州正式启动。
日前,相城区中医医院御亭家园护理院正式投入使用。相城区中医医院利用该院搬迁后留下的基础设施,出资1500余万元进行硬件改造提升,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在短短三个月试运行期间,由于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了医疗机构在养老护理中的医疗保障优势
10月10日,齐齐哈尔市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富拉尔基区养老中心正式落成运营,该中心是集养老、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养老机构。据悉,该养老中心后期工程建成后,可容纳近千位老人。
太和养老网讯:在广州市越秀区黄华路市公安厅宿舍的大院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他的名字叫周珠江。周珠江生于1914年11月10日,到今天刚好是他一百岁生日。虽然近几年老人要以轮椅代步,日常起居也需由女儿照顾,但坚持以中医养生的他很少要进出医院。